栏目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形势与发展前景
付金华, 魏新善, 任军峰, 周焕顺
2006, 27(6): 1-4,13. DOI: 10.7623/syxb200606001
摘要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许长海, 周祖翼, P. Van Den Haute, J. L. Mansy, 杨风丽
2006, 27(6): 5-13. DOI: 10.7623/syxb200606002
摘要
吐鲁番坳陷鲁克沁稠油油藏形成及演化特征
李伟, 梁世君, 姜均伟, 付建奎, 焦立新
2006, 27(6): 14-18. DOI: 10.7623/syxb200606003
摘要
断陷盆地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卓勤功
2006, 27(6): 19-23. DOI: 10.7623/syxb200606004
摘要
酒西坳陷下白垩统新油源层研究
熊英, 程克明, 马立元
2006, 27(6): 24-27,33. DOI: 10.7623/syxb200606005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杨晓勇, 凌明星, 孙卫, 苗建宇, 刘池洋
2006, 27(6): 28-33. DOI: 10.7623/syxb200606006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方法
李平平, 邹华耀, 郝芳, 田建锋, 佟殿君
2006, 27(6): 34-38. DOI: 10.7623/syxb200606007
摘要
《石油学报》连续5届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06, 27(6): 38-38. DOI: 10.7623/syxb200606008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Ⅻ号断层的特征
赵东升, 吕宗伦, 杨乾政, 吴清雅, 孟祥超, 保吉成, 郝小梅, 刘桂花
2006, 27(6): 39-42,46. DOI: 10.7623/syxb200606009
摘要
济阳坳陷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机理及地质成因
朱家俊
2006, 27(6): 43-46. DOI: 10.7623/syxb200606010
摘要
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的溶解沉淀模型
石广仁
2006, 27(6): 47-50. DOI: 10.7623/syxb200606011
摘要
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四大领域
2006, 27(6): 50-50. DOI: 10.7623/syxb200606012
摘要
腰英台油田中孔隙低渗透型储层测井评价
张小莉, 冯乔, 杨懿, 王鹏, 巨银娟
2006, 27(6): 51-54. DOI: 10.7623/syxb200606013
摘要
塔里木油田力争2010年油气产量达2500万t
2006, 27(6): 54-54. DOI: 10.7623/syxb200606014
摘要
砂岩储层地震属性参数对孔隙流体的敏感性评价
邓继新, 王尚旭, 李生杰, 王绪本
2006, 27(6): 55-59. DOI: 10.7623/syxb200606015
摘要
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水力破裂特征模拟实验
马锋, 刘立, 钟建华, 马瑞
2006, 27(6): 60-64,69. DOI: 10.7623/syxb200606016
摘要
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和地应力研究中的应用
黄继新, 彭仕宓, 王小军, 肖昆
2006, 27(6): 65-69. DOI: 10.7623/syxb200606017
摘要
大庆外围特低渗透特低丰度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王玉普, 计秉玉, 郭万奎
2006, 27(6): 70-74. DOI: 10.7623/syxb200606018
摘要
大庆三次采油技术成为世界名牌
2006, 27(6): 74-74. DOI: 10.7623/syxb200606019
摘要
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控制水锥技术研究
陈凯, 赵福麟, 戴彩丽, 王业飞, 韩力, 石国新, 路建国
2006, 27(6): 75-78. DOI: 10.7623/syxb200606020
摘要
新型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研究
朱怀江, 罗健辉, 隋新光, 姚天明, 杨凤华, 代素娟, 杨静波
2006, 27(6): 79-83. DOI: 10.7623/syxb200606021
摘要
原油碳源微生物自动寻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景贵成, 郭尚平, 俞理
2006, 27(6): 84-88,92. DOI: 10.7623/syxb200606022
摘要
低渗透储层压裂开发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王永辉, 赵金洲, 李允
2006, 27(6): 89-92. DOI: 10.7623/syxb200606023
摘要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束酸在砂岩储层分流酸化中的应用
郑云川, 赵立强, 刘平礼, 杜志敏
2006, 27(6): 93-95,99. DOI: 10.7623/syxb200606024
摘要
纳米二氧化硅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研究
朱红, 夏建华, 孙正贵, 张健, 张永明, 王芳辉
2006, 27(6): 96-99. DOI: 10.7623/syxb200606025
摘要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措施中一氧化碳气体生成机制
蒲春生, 秦文龙, 邹鸿江, 马能平, 贺志荣
2006, 27(6): 100-102. DOI: 10.7623/syxb200606026
摘要
特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确定方法研究
宋子齐, 程国建, 王静, 路向伟, 潘艇
2006, 27(6): 103-106. DOI: 10.7623/syxb200606027
摘要
油气储层损害识别及诊断信息融合模型研究
王江萍, 张宁生
2006, 27(6): 107-111. DOI: 10.7623/syxb200606028
摘要
重力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研究
王国栋, 何利民, 吕宇玲, 陈振瑜
2006, 27(6): 112-115. DOI: 10.7623/syxb200606029
摘要
游梁式抽油机分析方法
齐俊林, 郭方元, 黄伟, 孙应民
2006, 27(6): 116-119,124. DOI: 10.7623/syxb200606030
摘要
油气集输系统障碍拓扑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魏立新, 刘扬
2006, 27(6): 120-124. DOI: 10.7623/syxb200606031
摘要
中国最长距离的成品油密闭输送管道正式运行
2006, 27(6): 124-124. DOI: 10.7623/syxb200606032
摘要
机械捞砂工艺研究
孙永壮, 杜丙国, 邵宣涛
2006, 27(6): 125-127,132. DOI: 10.7623/syxb200606033
摘要
管内检测机器人周围流场的三维数值计算
孟浩龙, 李著信, 王菊芬, 吕宏庆, 黄彩斌
2006, 27(6): 128-132. DOI: 10.7623/syxb200606034
摘要
基于开挖方法的井底应力场有限元模型
彭烨, 沈忠厚, 樊胜华
2006, 27(6): 133-136,140. DOI: 10.7623/syxb200606035
摘要
油气井堵漏波纹管加压膨胀过程中位移-应力变化规律
石凯, 李巍, 周勇, 刘彦明
2006, 27(6): 137-140. DOI: 10.7623/syxb200606036
摘要
西安石油大学
2006, 27(6): 141-141. DOI: 10.7623/syxb20060603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