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磁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纸质出版日期:2025
移动端阅览
郑晨灿, 朱东海, 李乐, 等. 国内外电网标准中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要求综述[J]. 电网技术, 2025,(9):3977-3991.
郑晨灿, 朱东海, 李乐, 等. 国内外电网标准中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要求综述[J]. 电网技术, 2025,(9):3977-3991. DOI: 10.13335/j.1000-3673.pst.2024.1721.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强度下降,电压问题日益突出。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许多国家更新了相关电网标准,提高了对风电场电压控制能力的要求。现有关于风电场并网标准的综述论文大多为面向整体指标的广度分析,鲜有针对其无功电压控制的深入全面分析。为此,该文对目前国内外电网标准中风电场的无功电压控制要求进行了全面综述,包含风电装机规模大、发展起步早的十个代表性国家或组织。从稳态和暂态两大方面对其风电并网标准中的电压控制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政策,对无功电压控制要求的演化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赖福兴.风电场无功功率容量动态评估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0(06).
谭尚晨.直驱风电场聚合等值对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特性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3(04).
Qinglai Guo,Hongbin Sun,Bin Wang,Boming Zhang,Wenchuan Wu,Lei Tang.Hierarchical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for integration of large-scale wind powe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J].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2015.
Eider Robles,Marta Haro-Larrode,Maider Santos-Mugica,Agurtzane Etxegarai,Elisabetta Tedeschi.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uropean grid codes relevant to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installation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9.
周孝信,陈树勇,鲁宗相,黄彦浩,马士聪,赵强.能源转型中我国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07).
孙华东,张振宇,林伟芳,汤涌,罗旭之,王安斯.2011年西北电网风机脱网事故分析及启示[J].电网技术,2012(10).
曾辉,孙峰,李铁,张强,唐俊刺,张涛.澳大利亚“9·28”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对中国启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13).
马进,赵大伟,钱敏慧,朱凌志,姚良忠,汪宁渤.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弱同步支撑直流送端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17(10).
汤奕,郑晨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02).
周明,翟俊义,任建文,李庚银.含风电并网的直流互联电网分散协调调度方法[J].电网技术,2017(05).
郭春义,赵剑,刘炜,杨治中,赵成勇.抑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方法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S1).
迟永宁,梁伟,张占奎,李琰,靳双龙,蔡旭,胡君慧,赵生校,田炜.大规模海上风电输电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14).
许建兵,江全元,石庆均.基于储能型DVR的双馈风电机组电压穿越协调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04).
赵大伟,马进,钱敏慧,朱凌志,韩华玲,刘艳章.海上风电场经交流电缆送出系统的无功配置与协调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7(05).
许晓菲,牟涛,贾琳,江长明,高洵,刘纯.大规模风电汇集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实用判据与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09).
崔嘉,杨俊友,李连富,赵永兵,李洪志.含分布式风电场的配电网电压波动分析与抑制[J].电网技术,2015(12).
栗然,唐凡,刘英培,王铁强,贾京华,程伦.双馈风电场新型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方案[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19).
彭世康,马红伟,曹立伟,甄立敬,毛建容.基于动态响应参数的新能源发电站AVC系统[J].电网技术,2019(09).
熊传平,张晓华,孟远景,熊浩清,曾兵,孙华东,易俊.考虑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21).
杨硕,王伟胜,刘纯,黄越辉.改善风电汇集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4(05).
孙华东,许涛,郭强,李亚楼,林伟芳,易俊,李文锋.英国“8·9”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对中国电网的启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21).
蔡游明,李征,蔡旭.以并网点电压和机端电压平稳性为目标的风电场无功电压协调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08).
荣飞,李培瑶,周诗嘉.双馈风电场损耗最小化的有功无功协调优化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20(03).
王涛,诸自强,年珩.非理想电网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技术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20(03).
刘璐,耿华,马少康,朱国荣,刘钟淇.低电压穿越过程中DFIG型风电场同步稳定及无功电流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15).
秦世耀,姜蓉蓉,刘晋,李少林,代林旺,刘桥.UHVDC闭锁引发风电场暂态过电压分析及HVRT协调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20(06).
符杨,魏钰柠,贾锋,叶剑,时帅.分布式风电机组电压波动特性分析及平抑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14).
陈厚合,鲁华威,王长江,林楚乔,郭艳春,张嵩.抑制直流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的直流和风电控制参数协调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20(10).
卓振宇,张宁,谢小荣,李浩志,康重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09).
王熙纯,刘纯,林伟芳,解鸿斌.风机故障穿越特性对大规模风电直流外送系统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及参数优化[J].电网技术,2021(12).
姜惠兰,王绍辉,李希钰,肖瑞.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低高电压连锁故障暂态特性精确分析及穿越方案[J].电网技术,2021(10).
徐海亮,吴瀚,李志,赵仁德,胡家兵.低短路比电网下含负序控制双馈风机稳定性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J].电工技术学报,2021(22).
包正楷,季亮,常潇,姜恩宇,施佳斌.不平衡电压跌落下新能源场站的主动电压支撑控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1(16).
李帛洋,晁璞璞,徐式蕴,李卫星,刘新元,李志民.风电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的暂态过电压问题研究综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22(03).
杜维柱,罗亚洲,李蕴红,吴林林,赵峰,孙大卫.风电汇集系统无功盈余导致暂态过电压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09).
姜惠兰,王绍辉,李希钰,肖瑞.考虑动态电压区间无功支撑的双馈风机连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J].高电压技术,2022(01).
何国庆,王伟胜,刘纯,李光辉,年珩.风电基地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换相失败故障(一):送端风电机组暂态无功电压建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12).
马明,杜婉琳,陶然,王敏,廖凯.基于鲁棒优化的风电场分层电压优化控制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1(12).
王德胜,颜湘武,刘辉,贾焦心,高玉雅.基于动态无功支撑的全功率变流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改进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03).
樊肖杰,迟永宁,马士聪,范译文,李琰,王聪.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电网关键技术与技术标准的研究及应用[J].电网技术,2022(08).
王德胜,颜湘武,贾焦心,李锐博,李铁成.永磁直驱风机基于虚拟同步技术的高、低电压连续故障穿越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06).
金一丁,贺静波,李光辉,刘纯,何国庆,张怡.风电基地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换相失败故障(二):送端风电机组暂态无功电压特性与作用机理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13).
刘其辉,董楚然,吴勇,张亚灵,逄思敏,申杰.直流换相失败下双馈风电机组特性描述及暂态过电压抑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2(08).
韩民晓,赵正奎,郑竞宏,曹武,王伟胜,汪挺.新能源场站电网暂态电压支撑技术发展动态[J].电网技术,2023(04).
王渝红,宋雨妍,廖建权,曾琦.风电电压主动支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23(08).
杨浩,刘虎,丁肇豪,孙正龙,刘铖,蔡国伟,张戈力.计及短路比提升与暂态过电压抑制的含高比例风电送端电网两阶段式调相机优化配置[J].电网技术,2024(02).
贾科,董学正,毕天姝,王浩远,钮厚敏.接入换流站的新能源交流汇集系统低电压穿越方法[J].电网技术,2024(06).
李春彦,李少林,王伟胜,秦世耀,李庆.风电网源波动对并网点等值阻抗估计影响及电网阻抗在线辨识[J].电网技术,2024(06).
张宇,张琛,蔡旭,余勇铮,梁李柳元.虚拟同步机电流受限暂态电压支撑机理与改进故障穿越控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15).
0
浏览量
0
下载量
0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