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纸质出版日期:2025
移动端阅览
梁国良, 曹瑞波, 樊宇, 等.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在低渗透油藏驱油性能评价与矿场应用[J]. 中外能源, 2025,(8):62-67.
梁国良, 曹瑞波, 樊宇, 等.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在低渗透油藏驱油性能评价与矿场应用[J]. 中外能源, 2025,(8):62-67. DOI:
DOI:
大庆长垣外围油田某区块属于典型低渗透高温油藏,由于储层岩性复杂,层间非均质性强,主力层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常规水驱调整措施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需要探索低渗透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选择5种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分别开展理化性能、溶液性能和注入能力等指标评价。结果表明,优选出的TJ1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和耐温稳定性,水动力学半径与油层孔喉特征具有较好的配伍性,流动性能较好,适合低渗透油藏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此类聚合物现场适应性较好,注入压力平稳上升,实现了顺利注入,形成了有效驱替,采出井见到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阶段用量86mg/L·PV,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预测最终可提高采收率5.1个百分点,说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油技术能够实现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
周晋冲,张彬,雷征东,邵晓岩,关云,曹仁义.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注水岩心实验及增油机理[J].新疆石油地质,2022(04).
李杰训,赵忠山,李学军,王梓栋,李娜.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配注工艺技术[J].石油学报,2019(09).
孙龙德,伍晓林,周万富,李学军,韩培慧.大庆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8(04).
宋欢,张脊,卢祥国,谢坤.低渗透油藏液流转向剂传输运移能力与驱油效率[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04).
刘哲宇,李宜强,高文彬,薛新生,王姗姗,李骁煦.纵向非均质油藏聚合物变阻力渗流规律实验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17(03).
张雪玲.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产油量模型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6(02).
刘淑霞.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可行性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2(03).
邹存友,王国辉.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曲线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1(01).
杨清彦,李斌会,周英芳,费春光.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研究[J].石油学报,2010(02).
高淑玲,邵振波,顾根深.霍尔曲线在聚驱过程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03).
张晓芹,关恒,王洪涛.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实践[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03).
朱怀江,孙尚如,罗健辉,孔柏岭,唐金星,杨静波.南阳油田驱油用聚合物的水动力学半径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5(06).
王德民,程杰成,吴军政,王刚.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5(01).
王启民,冀宝发,隋军,郭万奎,计秉玉.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02).
王启民,廖广志,牛金刚.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04).
0
浏览量
63
下载量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