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沉. 特约主编寄语[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2, 46(10): 1-2.
引用本文: 沈沉. 特约主编寄语[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2, 46(10): 1-2.

特约主编寄语

  • 摘要: 随着中国交直流混联输电格局的形成,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特性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电力系统特性的认知也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互动、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交织的能源互联网蓬勃发展,电力系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运行,多能耦合的能源互联网要求人们对其多方面特性进行全面的了解。上述2种发展趋势都亟需先进的建模仿真技术手段来辅助对新对象的认知。一方面,传统电力系统的仿真时间尺度需要从毫秒级向微秒级拓展,以适应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趋势;

     

/

返回文章
返回